傳承五四薪火丨學習鷹游青年榜樣 激蕩奮進力量
五四青年節介紹
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"五四運動",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,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。1939年,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。
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
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,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,勇于探索、敢于創新、解放思想、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,理性精神、個性解放、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。而所有這些,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。因此,紀念五四運動,發揚五四精神,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,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。
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,進步的,積極的,自由的,平等的,創造的,美的,善的,和平的,相愛互助的,勞動而愉快的,是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。
五四青年節的意義
五四青年節實際上已固定成一種文化符號,具有象征意義,其象征意義主要是對國家命運的擔當,對社會問題的激情破解,對各行各業的喚醒與創造。一百多年前由青年人發起的五四運動,其實就代表著中國青年像金子一樣寶貴的崇高的精神。這種精神在今天不僅沒有過時,更顯得彌足珍貴,成為催人奮進的時代樂章。讓青年人擁抱崇高的信仰,擁有真正的與時代同行的精神,這是任何國家、任何致力于培養人才的高校特別希望達成的終極目標。
青年怎樣傳承五四精神
青年興則國家興,青年強則國家強。青年應該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,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,自覺服務祖國和人民,無私奉獻社會,艱苦奮斗,不懈進取,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、永恒的青春。
鷹游集團當代青年
孫廣門,他在工作中嚴于律己,積極主動,不畏艱難,盡職盡責,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。工作中更是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,堅持一邊工作,一邊學習,一邊總結經驗。身為班長帶領班組成員認真完成領導交代的每一項任務,為紡機培養一批又一批焊接技術人才。在面對碳纖維設備、烘筒、容器等焊接任務中,尤其是預浸輥焊接,生產任務重質量要求高,帶領組員迎難而上,勇于創新、小改小革,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點和瓶頸。工作中更是能很好地完成上下道工序銜接協調工作,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,多次獲得鷹游集團“優秀班組長”、“傳幫帶名師獎”等榮譽。
施陽,一直從事機械設計工作,他先后參與氧化爐、烘干機、自動換卷卷繞機、纏繞機等項目。工作中,施陽特別能吃苦,工作積極主動,心態積極樂觀,能盡快適應各種工作環境并有很強的抗壓能力。現階段主要從事氫瓶纏繞自動化產線研發,該項目一經啟動,他便積極落實各項工作,協調團隊的分工,及時對接溝通,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整條產線設計出來。施陽善于學習,專業能力較強,所參與的項目先后獲得了各種獎項,他本人也多次評為公司創新標兵,并獲得連云港市優秀紡織工程師的稱號。
張思雨,他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消防安全工作,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,為員工開展消防培訓20余次,并定期排查廠區安全隱患。他積極與政府消防隊協作,帶隊參與10余次消防演練及6次社會火災撲救任務。在休息時間,他帶領團隊重新劃定了廠區200多個停車位及引導線,改造了北門機動車道,并對工業園門崗及公共設施進行了除銹刷漆維護。此外,他還配合集團完成了20余次活動的安保后勤工作。面對盜竊行為,他連續多日夜間蹲守,成功抓獲盜竊嫌疑人,為公司挽回了經濟損失,維護了生產秩序。張思雨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,為公司安全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王雙占,自老立成搬遷后,為不影響生產、保障車間設備正常運轉,他主動帶頭加班加點完成老立成烘固一體機、脫水機、制網設備移裝工作,完成新立成13#車間設備移裝,完成12#車間五層烘箱線、九層烘固線、水洗線設備、5#前整車間黃吉定型機與13#精品車間紡機定型機的對調拆裝任務,克服了“時間緊、任務重、人員少”的困難,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設備拆裝工作,保障了生產有序進行。
顧忠明,作為一名班長,他具備生產技術人員過硬的專業技能、勤懇實干的工作作風、不畏艱難、銳意進取的工作態度。日常工作中控安全、生產、質量關,帶領的車間班組凝聚力強,達產率最高。工作以來他堅守在生產一線,用出色的工作成績換來了生產車間、同伴們的肯定,為吹塑車間的各項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,多次被公司評為“優秀班組長”。
楊威,中共黨員,2017年入職神鷹復材公司,現任技術一部結構工程師。今年年初開始,負責CX項目的前期策劃、設計工作,在公司與部門的協助下完成CX項目標書技術方案及工藝方案的編制、設計;參與產品模具設計及工程圖紙的設計,并完成工藝方案的對外匯報。楊威根據現場使用情況,積極與客戶溝通,主動與調試人員完成現場客戶的變更要求,加班加點保證客戶外場試驗節點。通過CX項目的交驗,充分體現出企業的戰斗力,也展示出一個優秀黨員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。
百年五四,青年仍在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,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,不辜負黨的期望、人民期待、民族重托,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。”
百年五四,青年仍在。有人曾說:“‘90后’是垮掉的一代,只顧享受,不懂得付出。”其實,這是一種偏見,社會發展使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充分滿足。因此,我們成為“佛系青年”。但是,青年一代的精神追求一點也不佛系,我們朝氣蓬勃,心懷國家,有理想,并為之奮斗。